2016年整个中超联赛的俱乐部合计损失达到了四十亿元,而在中甲联赛中,各俱乐部的亏损额超过了八亿元。
这个数据或许不太容易看明白,可是要是拿它和2013年那份商业报告做个对比的话。
2013年,中超俱乐部亏损2.64亿,创下了历史新高。
3年里翻了20倍,又创下了历史新高。
普华永道的研究数据表明,2016年赛季,中超各队的整体营收为70.82亿元,但整体开销为110.14亿元,因而出现了近40亿元的资金缺口。在其营收构成里,商业合作带来的收益占最大份额,达到64%,其次为赛事收入,占比14%,再次是球员转会操作的收益,占比11%。从支出结构来看,人力成本是最大的开销部分,占比67%,其次是球员资产折旧费用,占比18%,青训方面的投入为5%。教练和球员的报酬是人员开销的核心部分,中超俱乐部支付给教练和球员的薪酬,占到了俱乐部整体开支的百分之六十七,这一占比在国际足球界是最高的,由此可见中超的外籍教练和外援的薪酬,已经成为各俱乐部最主要的财务压力。
如果内部横向比较还不够,那我们再和亚洲其他联赛比较一下。
J联盟多年前便借鉴德甲的运营方式,针对比赛、场馆、管理运作、资金、法规等五个层面制定规章,若俱乐部三年内持续亏损,则会被直接降级。现阶段J联盟三级联赛的五十家俱乐部中,有36家获得盈利,比例高达72%,虽然盈利多少不一,但只要账目不出现赤字,才是得以存续的关键。J联盟着力推动俱乐部构建足球产业圈,通过打造足球主题的特色城镇和城市,实现足球品牌的创新发展,并精细化管理球队相关产品的市场运作。同时,J联盟积极引进具备管理才能的专业人才,以支持俱乐部实现有序且稳健的成长。
这些方面,中超俱乐部显然最为匮乏,根本无需同欧洲顶级联赛进行对照。
李海婴(五星体育评论员)
2011年出现花钱买冠军的潮流,引发了整个中超的军备竞赛,非理性采购、扰乱市场行情的报价,导致人力成本占比高且持续上升,另一方面,收入来源仅限于转播费、广告赞助、门票销售等传统方式,而在国外成熟俱乐部营收中起重要作用的衍生品开发,却严重落后,收入和支出对比之下,出现亏损是自然而然的结果。
最近两年,资金实力强大的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相继收购了中超联赛的俱乐部,然而在他们眼中,俱乐部并非一个有吸引力的投资对象,仅仅是一个用来吸引眼球的宣传工具,其功能仅限于借助比赛成绩和突发事件来维持公众的关注,因此,这些资金的注入从一开始就没有期待俱乐部能够实现盈利,而是希望像恒大那样,通过媒体对球队和俱乐部的持续关注,为整个企业集团带来巨大的广告效益,相较于黄金时段的广告投放,这种全方位的新闻报道不仅有助于塑造企业的良好形象,更在销售业绩上产生了明显的促进作用。
中超整体氛围尚未形成稳定消费模式,观众对比赛门票及相关商品并非刚需,仿冒品治理措施力度不足,俱乐部在开拓与维护方面付出的努力、资源与回报极不匹配,因此资金方经营者也不会费心经营俱乐部NBA看球吧,亏损被当作常规营销开支,不会让投资方真正心疼。这种不断加剧的状况,必然导致每年亏损加剧,最终投资方会因无法持续而选择撤资离开。
探究亏损缘由并不困难,借助削减薪酬和限制购买来暂时控制损失也较为简单,然而要实现根本性的盈利状况,让我们的联赛真正变成创收的重要来源,这绝非凭借一份文件或一两年的努力就能达成的目标。
上一篇: 足球俱乐部如何赚钱?比赛日销售、赞助交易等多种来源揭秘
下一篇: 返回列表
NBA看球吧一个专业为球迷提供足球直播,NBA直播及各种综合体育的赛事直播网站,NBA看球吧第一时间更新比赛的直播信号,赛后的录像集锦,热门的体育资讯,我们最大的特色是高清官方解说,给你不一样的体验!
Copyright © 2021- NBA看球吧. All Rights Reserved.